在青岛2022-06-22 13:30:53
我们在青岛 青岛在这里
青岛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微分享平台
新朋友请点标题下方“在青岛”
春天在青岛总是很短暂,所以千万不要辜负春光啊。小编给你盘点了青岛带“最”字头的是十条路,分分钟让你“假装有逼格”、“假装在欧洲”、“假装爱骑行”、“假装很文艺”……来,一起看看吧!
八大关每条街道有不同的街道树,如韶关路上是碧桃,春天第一个开花;接下来是宁武关路上的海棠,花开时正是八大关一年中游人最多的时候;紫荆关路上是雪松,冬季下雪时最美;正阳关路上紫薇,又称百日红,夏季开花时这里变成绚丽的花街;居庸关路上则是银杏,秋霜染得片片银杏如金扇,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、美术爱好者在这里抢镜头、写生。
江苏路是青岛市唯一一条集中了三大公用建筑的道路:两大教堂、一个医院。老青岛有五大钟楼,其中有两大钟楼集中于江苏路。
江苏路环境好,周围有山有海,这一头是江苏路小学,那一头靠市立医院,周边有观象山,伏龙山,信号山……
如果讲人文,江苏路是当任不让的风水宝地,那些幽幽老院里百岁老人也非常多。
基督教堂
圣保罗大教堂
"波螺"即海螺,其内部绕轴呈盘旋状,这种道路与其颇有几分神似。"油子",青岛人一般指在世事间磨砺得十分油滑的人,当然,这条老路也被无数行人磨砺成了"油子"。之后,人们统称由条石铺成的步行街为波螺油子。
最早波螺油子专指胶东路,这条由马牙石铺就的路,宽约 5米,形成于青岛开埠初期,以胶州路、热河路坡为分界,西侧是大鲍岛村,北侧是小鲍岛村。胶东路是青岛最曲折,落差极大的一条路,它自西向东有九处拐弯,中一处拐弯处接近360度,再加上近十米落差,便形成了上坡的人看着下坡的人在脚下行走的奇特景象。
2002年,青岛修建东西快速路,彻底改变了"波螺油子"的原来面貌:一部分被摧毁,一部分被迁移,宏伟的大桥从空中横跨无棣二路,连接了莱芜二路和胶州路,"波螺油子"在桥下被重建,路面的石头除了沿用原有的外,还补充了新石料,路面加宽,进行平整,只是西半段弯曲的走势被"拉直了"。至此,最早的波螺油子路彻底消失。
1996年深秋,摄影家吴正中先生在一个雨后的早晨,抓拍到了一个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女孩蹦跳着走过"波螺油子"。
中山路的雏形是20世纪初修建的一个军用码头,因常有人来往村庄、码头运货,久而久之形成一条路,时称"大马路"。1897年,德国占领青岛。德国人在用炮舰打下青岛的同时,也将其文化带入了这座城市,除拓宽了中山路南段的路面外,还建起许多具有欧式风格的方便他们购物、娱乐、居住的楼房,当时路南段是一派莱茵河畔的情调。在北段华人区内是店铺林立商贩云集,"谦祥益"、"瑞蚨祥"、"春和楼"等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绸布店、传统名吃店都坐落这里及附近街上。
1901年日本人即开始在青岛居住,搞一些服务性小商业和一些酒店妓院。日本占领青岛后,把斐迭里街改称静冈町,把大马路(山东街)叫山东町,又从北京路往北至大窑沟修出300米左右的路,叫所泽町。1929年5月,这条于1922年收回的大马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,改称中山路。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中山路曾一度繁荣,商店和娱乐场所增加不少,如亚当斯大厦(现青岛第一百货商店)、国货公司、山东大戏院(现中国电视院)、福禄寿(今红星电影院)、化乐大戏院(今工艺美术服务部)、德国大药房(现长青果品商店)、宏仁堂、新民饭店和万国理发店等等。金融业也开始进入中山路,如官办的中国银行青岛分行(今中国银行山东分行)、交通银行(现建设银行)和私营的东莱银行等。
那时"老青岛"们逛中山路也像现在一样属时尚消闲。置身于由德式、日式建筑和商铺所营造出来的商业文化氛围中,心情也不免会有几分"国际化"的感觉。
当时作为特别市的青岛能与有"东方巴黎"之称的上海齐名。
20世纪30年代初中山路,肥城路街景
现在的中山路,肥城路
孙中山先生的长公子孙科,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的宅邸都在金口一路。叶恭绰当时为表示"脱离政坛",曾在青岛的报纸上打出广告,表明书法"润例",对联4元、堂幅10元、扇面6元。他为崂山北九水的靛缸湾题写了"潮音瀑"三字。
金口一路31号,曾是挪威驻青领事馆。金口一路33号,是宋春舫创办的万国疗养院,也做旅馆。胡适来青岛时曾在这里住了一个时期。
。,一些俄国人逃到青岛,来青岛的很多,以至警察局中都有俄国警察。,,遗憾的是20世纪70年代这座教堂被拆除了。当时一些俄国人来青岛后无以为生,以教小提琴、钢琴来谋生,这是青岛成为"琴岛"的一个因素。
黄岛路其实是三段路,从四方路至芝罘路的下段,是缓坡马路,从芝罘路到安徽路的中段是石板路,不能行车,从安徽路至平原路的上段虽是柏油马路,但坡度太陡,也难以行车。
黄岛路下段的农贸市场多年来一直就是占路经营,各家摊贩把门前的人行道开辟成自家的经营场所,甚至延长到街上,过往的人们也就只能在不能行车的路上穿行。老街氤氲地飘散着各种不同食品的香气,熙来攘往的人影,还有时光的杂碎,搅成一锅热气腾腾的市井老汤。
小巷不宽,大约有四五米,樱花树的树枝很长,路两边的枝条相连,完全遮住了天空。粉白色的樱花花瓣随风飘落,地上几乎铺满了一层樱花地毯,让人心旷神怡,仿佛进入了一处人间仙境。
在青岛城区,像三明南路这样名气不大但景色不错的特色路还有很多。
海青路一面背山、一方面海,在这里你能真正得感受"面朝大海、出暖花开"。
春景美艳
秋景也耐人寻味